澄迈  
A   安徽
合肥 芜湖 蚌埠 淮南 马鞍山 铜陵 安庆 黄山 滁州 阜阳 宿州 巢湖 六安 亳州 池州 宣城
B   北京
北京
C   重庆
重庆
F   福建
福州 厦门 莆田 三明 泉州 漳州 南平 龙岩 宁德
G   甘肃
嘉峪关 兰州 金昌 白银 天水 武威 张掖 平凉 酒泉 庆阳 定西 陇南 临夏 甘南
    广西
兴安 南宁 柳州 桂林 梧州 北海 防城港 钦州 贵港 玉林 百色 贺州 河池 来宾 崇左
    广东
广州 韶关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江门 湛江 茂名 肇庆 惠州 梅州 汕尾 河源 阳江 清远 东莞 中山 潮州 揭阳 云浮
    贵州
贵阳 六盘水 遵义 安顺 铜仁 黔西南 毕节 黔东南 黔南
H   河北
石家庄 唐山 秦皇岛 邯郸 邢台 保定 张家口 承德 沧州 廊坊 衡水 宜昌
    黑龙江
哈尔滨 齐齐哈尔 鸡西 鹤岗 双鸭山 大庆 伊春 佳木斯 七台河 牡丹江 黑河 绥化 大兴安岭
    河南
淮北 郑州 开封 洛阳 平顶山 安阳 鹤壁 新乡 焦作 濮阳 许昌 漯河 三门峡 南阳 商丘 信阳 周口 驻马店 永州
    湖北
武汉 黄石 十堰 襄阳 鄂州 荆门 孝感 荆州 黄冈 咸宁 随州 恩施 仙桃 潜江 天门 神农架
    湖南
长沙 株洲 湘潭 衡阳 邵阳 岳阳 常德 张家界 益阳 郴州 怀化 娄底 湘西
    海南
海口 三亚 五指山 琼海 儋州 文昌 万宁 东方 定安 屯昌 澄迈 临高 白沙 昌江 乐东 陵水 保亭 琼中
J   吉林
长春 吉林 四平 辽源 通化 白山 松原 白城 延边
    江苏
南京 无锡 徐州 常州 苏州 南通 连云港 淮安 盐城 扬州 镇江 宿迁
    江西
南昌 景德镇 萍乡 九江 新余 鹰潭 赣州 吉安 宜春 抚州 上饶
L   辽宁
沈阳 大连 鞍山 抚顺 本溪 丹东 锦州 营口 阜新 辽阳 盘锦 铁岭 朝阳 葫芦岛
N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包头 乌海 赤峰 通辽 鄂尔多斯 呼伦贝尔 巴彦淖尔 乌兰察布 锡林郭勒
    宁夏
银川 石嘴山 吴忠 固原 中卫
Q   青海
西宁 海东 海北藏族 黄南 海南藏族 果洛 玉树 海西蒙古族藏族
S   上海
上海
    山西
太原 大同 阳泉 长治 晋城 朔州 晋中 运城 忻州 临汾 吕梁
    山东
泰州 济南 青岛 淄博 枣庄 东营 烟台 潍坊 济宁 泰安 威海 日照 莱芜 临沂 德州 聊城 滨州 菏泽
    四川
成都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德阳 绵阳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眉山 宜宾 广安 达州 雅安 巴中 资阳 阿坝州 甘孜 凉山
    陕西
西安 铜川 宝鸡 咸阳 渭南 延安 汉中 榆林 安康 商洛
T   天津
天津
X   西藏
拉萨 昌都 山南 日喀则 那曲 阿里 林芝地区
    新疆
乌鲁木齐 克拉玛依 吐鲁番 哈密 昌吉 博尔塔拉 巴音郭楞 阿克苏 克州 喀什 和田 伊犁哈萨克 塔城 阿勒泰 石河子 阿拉尔 图木舒克 五家渠
Y   云南
昆明 曲靖 玉溪 保山 昭通 丽江 普洱 临沧 楚雄 红河 文山 西双版纳 大理 德宏 怒江 迪庆
Z   浙江
杭州 宁波 温州 嘉兴 湖州 绍兴 金华 衢州 舟山 台州 丽水
135-6897-3662

塑托邦托盘租赁

全部

行业新闻

跨界新闻

托盘百科

政策法规

焦点

万亿预制菜,资本有多爱?

作者:塑托邦 2023-07-26   阅读:174

最近预制菜行业又开始被疯狂讨论,先是盒马宣布把预制菜列入一级部门,将预制菜视作未来的增长点。然后是火锅食材超市锅圈食品即将冲刺港股上市,也被认为是预制菜行业重要的发展标志。

另外,佛山、浏阳、石狮、莱阳等全国多地都加紧发力预制菜产业,希望抢到行业起飞的风口。

关于这个话题,我之前就聊过一次,当时说的是预制菜正在主导一场餐饮领域的「去厨师化」,现在看来,两年过去了,预制菜已经不只是餐饮领域的趋势,而是正在进入和「吃」相关的方方面面。

所以这期内容,我想系统性地聊一聊预制菜这个行业,以及为什么那么多的企业和地方如此看好预制菜。

关于预制菜的定义非常模糊,很多人认为预制菜就是外卖料理包,也有人认为预制菜和方便面、自嗨锅之类的方便食品没什么不同。

而且,就算是食品行业的专业人士和投资者,其实也没有给一个很明确的定义,普遍的说法是以工业化的方式,将食材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熟制,就可以被称为预制菜。

但是按照这个定义,就没办法聊了。比如咱们平常吃的复合调味品,类似火锅底料,豆豉辣酱或者咖喱油老干妈之类的,其实也符合这个定义。

另外,咱们吃的炒花生瓜子之类的零食,超市买的薯片辣条,也完全符合这个定义。

真的要说这些东西是预制菜,那我觉得蜜雪冰城和可口可乐也是预制菜,没毛病吧?

所以,我想换个角度来定义预制菜。

我觉得,与其看「预制菜是怎么做出来的」,不如研究一下「预制菜是为了满足什么样的需求」。

预制菜用户的核心需求有两个,当它用在餐馆里,是为了帮助餐馆提高效率和标准化程度,当它直接出售给消费者,是为了简化做饭流程。

为了满足这两种需求生产出来的,才能被称为预制菜。

另外,预制菜它至少得是个菜,或者说它的目的是为了还原餐饮产品。所以类似复合调味品虽然也能提升厨房效率,但不能算预制菜。

到这里,我们基本就可以给预制菜一个定义了:

通过工业化生产的方式还原餐饮产品,用以简化烹饪流程,提升厨房效率,实现出餐标准化,才能被称为预制菜。

所以,当我们在讨论预制菜时,基本上只会讨论半成品菜肴,或者广义一点,把预制米面、预制(火锅)食材纳入预制菜的领域也就差不多了。

我们先来聊餐馆这块对预制菜的需求。

一般情况下,餐饮业主要成本有三块,原材料、人力和房租。

根据中国饭店协会的《2022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一家餐饮企业原材料占比大概在40%左右,房租成本在10%左右,而人力成本则是在20%左右,加起来要占到70%以上。

而在这三块里面,租金和员工工资存在着持续上涨的压力,加上餐饮行业入行门槛比较低,竞争激烈,所以这个行业的利润空间其实不算很厚,平均净利率不到10%,而且每年都有超过30%的洗牌率,也就是有大量的门店是要被关掉的。

基于这样的现状,餐饮企业改善自身生存状态,提升抗风险能力的意愿其实是很强烈的。

先说人力。

去年互联网行业很流行一个词叫「降本增效」,说好听点是提升人效比,说难听点就是裁员。

在餐饮企业也是一样。

熟悉中餐厅后厨的人都知道,为了提高出餐效率,后厨的厨师会有不同的工序。

用最笼统的分法,后厨一般也可以分成三块。切配负责处理原始食材,打荷承担砧板到炉头的过渡工序,炉头最终负责将菜品熟制。当然,具体到不同规模,不同菜系的后厨,还会有更细化的分工。

而预制菜的引入,影响最大的就是切配环节,也一定程度上会取代一部分打荷的工作。后厨只需要完成把菜品加热做熟这个工序就行了。工序简化了,对厨师等专业操作人员的需求也降低了,人工成本就能降下来了。这是餐企使用预制菜的最大动力。

根据《2021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引入预制菜,可以让人力成本降低45%。算一下,人力这块就能省下9%以上的成本。

而后厨人力的减少,又会带来一个改变,就是接待能力的提升。

传统意义上,后厨面积决定了一家餐馆接待能力的天花板。这个决定是两方面的。

首先,面积大了,厨师多了,才能提高出菜产能,客人等待时间减少,用餐时间减少,翻台率就高了,能接待的客流也就多了。

另一个方面是,面积恒定的情况下,后厨面积增加意味着就餐面积下降,同样决定了门店的接待能力。

利用预制菜减少后厨的人力和工序环节,就能用更小的后厨面积,更多更快地出菜。实现翻台率和用餐面积的双重提升,极大程度提高接待能力,从而提高门店坪效。

从这一点上看,预制菜也能变相地为门店省下房租。

最后就是原材料了。

在餐饮行业有句老话:

如果顾客点啥就有啥,那你的餐厅就离关门不远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就是如果餐馆的菜单上菜品种类过多,超过了后厨的能力,那么对成本也是一种拖累。

品类越多,需要采购的食材就越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菜品每天都有人点,那么新鲜菜品原料就很容易过保质期,投入产出比就会非常感人。

而且为特定的菜品,可能还需要配置特定的工序和设备,所以想要做到大而全,必然会损失效率。

但消费者天然对大而全的消费有需求,所以对很多不以单一品类著称的餐厅来说,损耗就不可避免。再叠加天气、菜上错之类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根据《中国餐饮报告2019》数据显示:餐饮行业的平均损耗率是10%-20%,高的可以达到30%。

考虑到原材料在餐饮公司成本构成中是最大的一块,占比40%以上,在原料损耗上稍作优化,就能省下一大笔成本。

于是,预制菜就成了一个可以考虑的选项。

前面提到,预制菜简化了烹饪过程,也就降低了过程中的食材损耗,加上不少预制菜都经过加工,储存周期比较长,非常适合餐饮门店优化食材配置。

所以,从人力到房租到原材料成本,预制菜给餐饮企业,确实能带来实实在在的降本增效,提升餐馆的抗风险能力。

但这还没完。

预制菜对餐饮企业抗风险能力的提升,还在于连锁化率。

关于连锁化,我之前的内容聊过很多次,这个事情在中国属于大趋势,避无可避的那种。尤其是随着瑞幸加入万店品牌俱乐部,行业内普遍判断,未来中国餐饮市场会有20家左右的万店品牌。

但目前看来,中国餐饮市场的连锁化率还是比较低。

根据美团新餐饮研究院的数据,截至2022年3月,我国现存餐饮相关企业约1172万家。

但在这一千多万家企业里,绝大多数还是小个体户。连锁餐饮,也就是门店数大于两家的企业只有19%,而CR5(前五企业集中度)比较低,只能拿走2%的市场份额。

尽管尽管从2018年的12%到2022年的19%,连锁化率已经进步很快了,但和美国日本50%左右级别的连锁化率,15%左右的CR5相比,连锁化提升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对餐饮企业来说,连锁化最大的优势就是抗风险。

根据中国饭店协会发布过一个数据,2021年一季度和2019年一季度相比,全国餐饮门店总数在疫情影响下,从905.6万家下降到760.1万家,减少了近20%。但在其中,连锁餐饮业态同时段只下降了6%,关店比例远低于大盘。

一般情况下,连锁餐饮的资金储备都会比普通小店更加充足,也有更多方法去应对危机。特别是疫情这种特殊情况,个体餐饮往往就是无声无息的关店了,但连锁餐饮往往难受个一段时间,关掉一些门店,等到困难期过去就又开始恢复,甚至重新扩张了。

所以单从抗风险能力来看,连锁餐企比个体户要强很多。

但要做到连锁,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出餐标准化。

从标准化难易度而言,中餐比西餐要难很多。虽然肯德基麦当劳早在90年代,就把中央厨房,净菜配送这一套带到了中国,但是无奈中餐连锁就是起不来,原因就是出在标准化上。烘烤和油炸,比中餐里复杂的煎炒烹炸闷溜熬炖要简单太多了。

一直到真功夫的出现,才在「蒸」这个单独的工序上完成了电子化、标准化的生产,此后中餐的标准化不断发展,中式快餐连锁也开始逐渐崛起。

但即使到现在,这个崛起也还没完成,在中国,连锁化程度最高的品牌,还是大量的咖啡奶茶、面包烘焙、炸鸡汉堡之类带有舶来色彩的品类。正餐和中式特色菜系连锁化率就相对低一些。

这个是天赋问题,餐饮文化太深厚了就是这样的,没办法。

而预制菜的发展和普及,会很大程度提升中式餐饮标准化和连锁化的程度。

事实上,头部的餐饮企业已经在努力使用预制菜了。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1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头部连锁餐饮企业中预制菜使用比例已经较高,真功夫、吉野家、西贝、小南国等连锁餐饮企业预制菜占比高达80%以上。

而且对这些大餐企来说,他们做的已经不止是预制菜化,而且是预制菜的专业化。

一般情况下,门店数超过30家的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就需要开始自建中央厨房进行标准化生产了,但在SKU比较多的情况下,不可能所有商品全部由自家中央厨房去完成。

所以它们的中央厨房往往会定位于核心原料的核心加工。比如内脏产品之于火锅品牌,腌制肉之于烧烤品牌。而大部分非核心产品和通用产品,它们甚至不会自己生产,而是向其他预制菜企业采购或者进行定制。

比如火锅店里的奶茶和炒饭,炒菜馆里的糕点,都是可以用采购的形式来做的。

而且在采购端,品牌还可以找到对应品类专精的预制菜品牌。

比如我要采购江浙菜系的预制菜,那我可以找到味知香。如果我需要的是预制米面食品,那么就可以找千味央厨。

品牌要做的,是管理好自己的核心品类,以及整合好自己的供应链,甚至做到像肯德基一样,基于强大的供应链,在新品开发和营销上玩出自己的玩法。

只不过在中国,预制菜行业现在的规模只有4000亿元,对比四到五万亿级别的餐饮业规模,渗透率还不到10%。行业普遍认为,这个渗透率未来可以达到30%。作为一个千亿级赛道,还有三倍的增长空间,这也是各地政府和餐饮企业如此看好预制菜产业的原因。

上一篇:不同的物流需求如何规划仓储?

下一篇:德邦真正的“压舱石”是什么?